凉山会理市陈方勇:从基层干部到乡村振兴领路人的奋斗故事

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市,有这样一位基层干部,他扎根乡村十余载,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汗水浇灌希望,带领当地群众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他就是会理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陈方勇,一位从普通基层干部成长为乡村振兴领路人的奋斗者。

基层历练积累宝贵经验

陈方勇的奋斗故事始于2008年,当时他刚大学毕业就选择回到家乡会理市工作。从乡镇办事员做起,他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群众疾苦,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在担任村支书期间,他带领村民修路架桥、发展产业,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产业振兴破解发展难题

面对会理市山区交通不便、产业基础薄弱的困境,陈方勇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路径。他带领团队深入调研,发现当地独特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种植石榴、核桃等经济作物。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他帮助村民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的转型。如今,会理石榴已成为当地的一张靓丽名片,远销全国各地。

文化传承助力乡村振兴

陈方勇深知,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更需要文化传承。他积极推动彝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创新,将彝族刺绣、歌舞等非遗项目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文旅融合项目。这些举措不仅增加了村民收入,也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作为党员干部,陈方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他创新基层组织建设方式,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形成了发展合力。在他的带领下,当地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显著提升,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保障。

陈方勇的故事告诉我们,乡村振兴需要像他这样既懂农村、爱农村,又有创新思维和责任担当的领路人。他的奋斗历程不仅改变了一个个村庄的面貌,更为凉山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更多像陈方勇这样的基层干部,用实干和智慧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