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市,有一位名叫陆国才的基层干部,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乡村振兴战略在偏远山区的生动实践。作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领路人,陆国才面临着诸多挑战,也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产业发展困境与突破是陆国才面临的首要问题。会理市地处偏远山区,传统农业产业规模小、效益低,农民增收困难。陆国才深入调研后发现,当地独特的气候条件特别适合石榴种植。他带领村民引进优质石榴品种,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并积极对接电商平台,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题。如今,会理石榴已成为当地特色农产品品牌,带动了数百户农户增收致富。
基础设施短板是制约乡村振兴的另一大瓶颈。陆国才意识到,要吸引人才回流、促进产业发展,必须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他多方奔走争取项目资金,推动村道硬化、饮水工程、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他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人才匮乏问题始终困扰着乡村振兴进程。陆国才创新思路,一方面组织村民参加技能培训,提升本土人才素质;另一方面积极对接高校和科研院所,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他还特别重视文化振兴,挖掘和保护当地彝族传统文化,发展乡村旅游,让传统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
在陆国才的带领下,会理市的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即使在最偏远的山区,也能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陆国才的故事告诉我们,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像他这样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的领路人。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