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会理市刘羽翼:从大山走出的创业先锋

在凉山州会理市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刘羽翼的创业故事正激励着无数山区青年。这位从大山深处走出的创业者,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从打工者到企业家的蜕变,却也面临着山区创业者特有的困境与挑战。

资源匮乏下的创业抉择始终是刘羽翼面临的首要难题。会理市虽物产丰富,但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现实让创业变得异常艰难。刘羽翼敏锐地发现当地特色农产品加工的市场空白,将目光锁定在石榴深加工领域。他带领团队研发的石榴酒系列产品,不仅解决了鲜果滞销问题,更创造了高出原材料数倍的附加值。

人才短缺的困局是制约山区创业的第二道坎。刘羽翼的创业团队最初只有5名当地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成为发展瓶颈。通过建立校企合作+本土培养的双轨模式,他先后与西昌学院等高校达成合作协议,同时设立技能培训中心,累计培养技术骨干30余人。这种造血式人才培养机制,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市场拓展维度,刘羽翼创新性地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营销策略。一方面在成都、重庆等城市建立实体体验店,另一方面通过电商平台将产品销往全国。2020年疫情期间,企业线上销售额逆势增长40%,印证了这一战略的前瞻性。

资金链的脆弱性始终是悬在山区创业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刘羽翼通过申报扶贫项目、争取政策贷款、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构建了多元化的资金保障体系。其中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既保证了原料供应,又带动了200余户贫困户增收。

如今的刘羽翼正带领企业向标准化、品牌化迈进。他的创业实践证明:山区不是发展的洼地,而是特色产业的沃土。通过差异化竞争和持续创新,大山里同样能孕育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企业。这条路虽然艰辛,却为凉山州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