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会理市刘国安:从基层干部到乡村振兴领路人的奋斗历程

在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市,刘国安的名字与乡村振兴紧密相连。这位从基层走出来的干部,用十余年时间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之路,他的奋斗历程折射出新时代基层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基层工作面临的挑战是刘国安最初需要克服的难题。会理市地处偏远山区,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群众思想观念相对保守。作为土生土长的会理人,刘国安深知家乡发展的瓶颈所在。他走村入户调研,倾听群众心声,发现当地特色农产品品质优良却难以走出大山,传统种植模式效益低下,年轻人外出务工导致乡村空心化严重。

针对产业振兴的突破口,刘国安提出了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他带领团队引进现代农业技术,改良石榴、核桃等传统作物品种,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同时挖掘当地彝族文化资源,推动农旅融合发展。这一过程中,他特别注重培养本土人才,通过传帮带方式提升村民专业技能,让乡村振兴真正落地生根。

乡村治理创新方面,刘国安探索建立了党建+合作社+农户的新型组织模式。通过基层党组织引领,整合分散资源,形成规模效应。他还推动建立农产品电商平台,解决了销售渠道不畅的问题。这些举措使会理市的特色农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村民收入显著提高。

刘国安的奋斗历程证明,乡村振兴需要因地制宜的创新思维持之以恒的实干精神。面对资金短缺、技术不足等困难,他始终保持攻坚克难的韧劲。如今,会理市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刘国安也从一名普通基层干部成长为乡村振兴的领路人,他的经验为类似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