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凉山州会理市:这位基层干部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市的崇山峻岭间,基层干部李艳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汗水浇灌希望。面对深度贫困地区的特殊挑战,她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脱贫路径。

破解产业扶贫难题是李艳面临的首要考验。会理市山地多、耕地少,传统农作物收益有限。李艳带领团队深入调研后发现,当地高海拔气候特别适合种植中药材。她积极对接农业专家,引进重楼、天麻等经济价值高的品种,并建立合作社+农户模式,解决了贫困户资金技术双缺乏的困境。如今,中药材种植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户均年增收超过2万元。

基础设施滞后是制约发展的另一瓶颈。李艳多方奔走争取项目资金,三年间新建硬化路58公里,实现组组通公路;推动安全饮水工程覆盖所有贫困户。特别在通信网络建设上,她创新采用微基站解决方案,让偏远山寨首次接入了互联网,为电商扶贫打下基础。

针对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李艳组织脱贫能手评选,设立勤劳致富奖,用身边榜样激发脱贫志气。她创办的农民夜校不仅传授种植技术,更通过双语教学破除语言障碍,让彝族同胞掌握脱贫技能。

巩固脱贫成果方面,李艳推动建立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对存在返贫风险的农户及时采取帮扶措施。她引入的扶贫车间项目,让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

如今,李艳曾经帮扶的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但她依然奔波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从通组公路到产业基地,从农家院落到田间地头,这位基层干部用真心换来了群众的信任,用实干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