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四川省重要的铅锌矿资源基地,甘洛县长期依赖矿产资源开发,形成了典型的一矿独大经济格局。随着国家环保政策趋严和资源枯竭压力显现,甘洛产业转型已成为关乎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命题。
资源依赖型经济的结构性矛盾
甘洛县探明铅锌矿储量占全省总量的三分之一,矿业及相关产业贡献了县域GDP的60%以上。这种单一产业结构暴露出三大隐患:首先,矿产资源不可再生性导致发展持续性存疑,部分矿区已出现资源衰减迹象;其次,粗放开采模式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矿山复垦率不足30%;再者,产业链条短,精深加工环节薄弱,产品附加值长期低位徘徊。
产业转型面临的现实挑战
在推进产业多元化过程中,甘洛遭遇多重阻力。基础设施短板突出,交通物流成本高于周边县市30%;专业技术人才外流严重,近五年矿业相关专业毕业生返乡率不足20%;新兴产业的培育需要周期,短期内难以填补矿业产值缺口。更关键的是,部分企业和群众存在资源路径依赖思维,对转型持观望态度。
绿色转型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甘洛县尝试构建矿业+发展模式。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建成尾矿再选生产线,使铅锌回收率提升至92%;发展光伏农业,在修复矿山上建设30MW农光互补项目;培育特色农产品加工,彝区高山蔬菜已形成地理标志品牌。这些探索虽初见成效,但需要政策持续赋能,特别是在财税优惠、技术引进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未来甘洛的转型成功,取决于能否把握住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走出一条资源型县域的可持续发展新路。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