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基层扶贫干部冯莹莹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作为脱贫攻坚一线的排头兵,她面临着诸多挑战,却也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感人的扶贫故事。
交通不便是冯莹莹工作中遇到的首要难题。雷波县地处偏远山区,许多村寨道路崎岖难行,雨季时常发生山体滑坡阻断交通。冯莹莹经常需要徒步数小时才能到达帮扶对象家中,但她从未因路途遥远而退缩。为了确保扶贫政策落实到位,她走遍了负责片区的每一个角落。
语言障碍是另一个现实困难。当地彝族群众大多使用彝语交流,语言不通成为沟通的障碍。冯莹莹主动学习彝语,从简单的问候语开始,逐步掌握了基本的交流能力。她用真诚的态度和耐心的解释,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与支持。
产业扶贫是冯莹莹工作的重点方向。她深入调研当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殖业。通过引进优质种苗、组织技术培训、开拓销售渠道,帮助村民建立起可持续的增收渠道。在她的努力下,许多贫困户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思想观念转变是最具挑战性的工作。部分村民存在等靠要思想,对扶贫工作持观望态度。冯莹莹通过入户走访、典型示范等方式,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帮助村民树立脱贫信心。她常说:扶贫先扶志,只有激发内生动力,才能真正实现脱贫。
在雷波县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冯莹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扶贫干部的坚守与奉献。她舍小家为大家,把青春和汗水洒在了这片热土上。正是千千万万个像冯莹莹这样的扶贫干部,用他们的辛勤付出,谱写了中国脱贫攻坚的壮丽篇章。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