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这里曾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近年来,木里县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路子。
资源禀赋与产业选择
木里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海拔高差大,气候垂直分布明显,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当地政府立足这一优势,重点培育了高山蔬菜、中药材、特色水果等产业。其中,松茸、羊肚菌等野生菌类和高原蓝莓等特色农产品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产业链延伸与品牌建设
然而,产业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产业链条较短,农产品多以初级产品形式外销,附加值不高。为此,木里县积极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推动松茸、中药材等产品的精深加工。同时,打造木里山珍区域公共品牌,通过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科技支撑与人才培养
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农业科技应用不足。针对这一情况,木里县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推广良种良法和标准化种植技术。建立产业技术服务站,培养本土技术人才,解决生产技术难题。通过科技特派员制度,将先进技术直接送到田间地头。
利益联结与持续增收
如何确保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木里县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形式,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入股分红等多种方式,让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特别关注脱贫户的产业帮扶,防止返贫现象发生。
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
木里县在产业发展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严格控制农药化肥使用,推广有机种植模式。发展林下经济,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这种绿色发展理念不仅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也为农产品赢得了绿色“有机的市场口碑。
通过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木里县实现了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发展的转变。未来,随着产业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木里县的特色农业必将释放更大潜力,为当地群众带来更多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