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里县驻村感受:一位扶贫干部的365天心路历程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驻村扶贫干部是最前线的战士。木里县作为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一位驻村干部的365天心路历程,折射出扶贫工作的艰辛与收获。

自然环境带来的工作困境是首要挑战。木里县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驻村干部常常需要徒步数小时才能到达最偏远的村寨,雨季时道路中断更是家常便饭。这种恶劣的自然条件不仅增加了工作难度,也考验着干部们的体力和意志。

贫困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另一个关键问题。长期贫困导致部分村民存在等靠要思想,对扶贫政策持观望态度。驻村干部需要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通过典型示范带动,逐步改变村民的观念。一位干部回忆道:最初动员村民发展产业时,很多人都不相信能成功,直到第一批人尝到甜头,局面才慢慢打开。

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样值得关注。在木里县这样的深度贫困地区,如何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产业项目至关重要。既要考虑短期见效,又要着眼长远发展。一些驻村干部分享经验:我们经过多次调研,最终确定发展特色种养殖业,既符合当地实际,又有市场前景。

工作与家庭的平衡也是驻村干部面临的现实问题。长期驻村意味着与家人聚少离多,特别是在节假日和家人生病时,这种矛盾尤为突出。但正是这些基层干部的坚守,才换来了贫困群众的幸福生活。

通过365天的驻村工作,扶贫干部们不仅帮助村民改善了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带去了发展的希望。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温暖民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脱贫攻坚的责任与担当。木里县的变化,正是千千万万扶贫干部辛勤付出的缩影。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