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里县熊正华:一位基层干部的扶贫故事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崇山峻岭间,木里县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闻名。这里有一位名叫熊正华的基层干部,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书写着脱贫攻坚的动人篇章。然而,在这条扶贫路上,他面临着怎样的困境?又是什么支撑着他不断前行?

地理阻隔带来的发展难题始终是木里县脱贫工作的首要挑战。作为典型的深山区县,交通不便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熊正华带领村民修建通村公路时,常常要面对陡峭的山崖和复杂的地质条件。雨季来临时,新修的道路又可能被山洪冲毁,这种修了毁、毁了修的循环让扶贫工作举步维艰。

产业培育的困境同样令人忧心。木里县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但如何将这些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熊正华尝试发展高山药材种植,却遭遇技术缺乏、市场对接不畅等问题。他组织村民学习种植技术,联系外地客商,一步步打通产业链条,但这个过程充满艰辛。

思想观念的转变或许是最大的隐形障碍。部分村民长期生活在贫困中,形成了等靠要的依赖心理。熊正华挨家挨户走访,用彝语与老乡们促膝长谈,帮助他们树立脱贫信心。他深知,只有激发内生动力,扶贫工作才能真正见效。

在扶贫工作中,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也时常引发争议。有限的扶贫资金如何用在刀刃上?熊正华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建立村民评议制度,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实处。这种公正的做法赢得了群众信任,也为扶贫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木里县的面貌正在发生可喜变化。通村公路蜿蜒山间,特色产业初具规模,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希望的笑容。熊正华的故事告诉我们,基层扶贫工作虽然充满挑战,但只要心怀百姓,脚踏实地,就一定能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