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当地仍面临基础设施薄弱、产业转型困难等现实挑战,这些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民生改善的可持续性。
交通瓶颈制约发展潜力释放
木里县地处横断山脉腹地,复杂地形导致部分偏远村寨至今未通硬化路。雨季塌方频发,不仅影响农副产品外运,更阻碍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当地正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但资金缺口和施工难度成为亟待突破的难点。
特色产业培育遭遇人才短板
依托高原生态优势,松茸、藏香猪等特色种养殖业初具规模。但多数合作社缺乏专业营销团队,产品附加值提升缓慢。返乡创业青年反映,冷链物流不完善导致生鲜损耗率居高不下,制约产业规模化发展。
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化需求碰撞
作为多民族聚居区,传统藏羌民居改造面临两难:既要保留民族特色,又需满足现代生活需求。部分村寨推广文旅融合模式取得成效,但如何平衡商业化与文化原真性,仍需探索更优方案。
生态补偿机制待完善
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当地退耕还林成效显著,但生态补偿标准与农牧民实际收入需求存在差距。发展林下经济、碳汇交易等新型生态产业,成为群众翘首以盼的破局方向。
当前,木里县正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联动模式破解发展难题。随着成昆复线通车在即,区域发展将迎来新机遇。这片土地正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