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木里藏族自治县,地理环境复杂,民族聚居特色鲜明。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李子坪派出所的民警们用忠诚与担当,筑起了一道守护群众安全的坚固屏障。然而,在维护藏区稳定与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派出所也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
高原环境的特殊考验是李子坪派出所工作的首要难题。辖区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气候条件恶劣,冬季漫长寒冷,给民警日常巡逻和应急处置带来极大不便。高原反应、交通不便等问题时刻考验着民警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派出所通过配备专业装备、优化勤务模式等方式,确保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及时响应群众求助。
多民族聚居区的社会治理需要更多智慧。木里县藏族、彝族、汉族等多民族共同生活,语言文化差异可能引发矛盾纠纷。派出所民警深入村寨走访,学习少数民族语言,了解风俗习惯,在执法过程中注重民族政策,既维护法律权威,又尊重民族文化传统。这种枫桥经验在藏区的实践,有效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警力不足与辖区面积大的矛盾始终存在。一个派出所要管辖数百平方公里的区域,而警力配置有限。为解决这一问题,派出所创新工作方法,发展一村一辅警机制,培养当地少数民族青年担任辅警,既缓解了警力紧张状况,又增强了群众认同感。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警民联系微信群,提高工作效率。
在服务群众方面,派出所民警经常跋山涉水办理证件、调解纠纷,将便民服务延伸到最偏远的村寨。针对辖区留守老人儿童多的特点,民警们还自发组织帮扶活动,成为群众心中的贴心人。这种将心比心的服务,赢得了藏族同胞的真诚信任。
李子坪派出所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条件艰苦的藏区,人民警察用坚守诠释责任,用行动书写忠诚。他们不仅是法律的执行者,更是民族团结的促进者、群众利益的守护者。面对新时代的挑战,这支队伍将继续发扬缺氧不缺精神的优良传统,为木里藏区的长治久安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