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崇山峻岭间,木里县下麦地乡小学的校长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为山区孩子撑起了一片教育的天空。这位扎根基层的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的青春诠释了乡村教师的使命与担当。
教育资源匮乏是下麦地乡小学面临的首要难题。学校地处偏远山区,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校长不仅要承担管理职责,还经常兼任多个年级的教学工作。面对教材短缺的问题,他带领老师们自制教具,利用当地资源开发特色课程,让山里的孩子也能接触到丰富多彩的知识。
学生辍学率居高不下是另一个严峻挑战。当地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家长教育意识淡薄,不少孩子早早辍学务农或外出打工。校长坚持挨家挨户走访,苦口婆心劝说家长,为贫困学生争取助学金,甚至自掏腰包资助特别困难的学生。他的坚持感动了无数家庭,让更多孩子得以继续学业。
教师队伍不稳定也是困扰山区学校的普遍问题。由于条件艰苦,很多年轻教师来了又走。校长以身作则,用自己对教育的热爱感染着每一位同事。他关心教师生活,创造学习机会,努力营造温暖的集体氛围。在他的带领下,一支扎根山区的教师队伍逐渐成型。
二十年来,这位校长见证了学校从几间土坯房到现代化校舍的变迁,送走了一批又一批走出大山的学生。他常说:教育是改变山区孩子命运的唯一出路。正是这份信念,支撑着他在艰苦环境中坚守至今,用知识的光芒照亮了无数山区孩子的未来。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