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里县的乡村治理模式解析:创新实践与成效

木里县作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重要县域,近年来在乡村治理领域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新路径。该模式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激活基层活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资源整合与基层参与的平衡成为木里县乡村治理的首要课题。当地通过建立党建+网格化管理体系,将党组织延伸到自然村组,有效提升了治理效率。然而,如何避免行政力量过度干预村民自治,保持基层民主的活力,仍是需要持续探索的方向。部分偏远村落存在网格员配备不足、服务能力有限的情况,影响了治理效果的均衡性。

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的融合是木里县面临的独特挑战。作为多民族聚居区,当地在推行标准化治理措施时,需要充分考虑彝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习惯法。虽然木里县创新设立了德古调解室,将民族头人纳入调解体系,但在处理一些涉及土地、婚姻等复杂纠纷时,现代法律与习惯法之间仍存在衔接不畅的问题。

数字鸿沟对治理效能的影响不容忽视。木里县在推广智慧乡村平台过程中,部分老年村民和偏远山区居民面临使用障碍。虽然县里组织了多次培训,但数字技能的代际差异仍然明显。如何设计更友好的界面、提供更贴心的服务,成为数字化治理能否真正惠民的关键。

产业振兴与治理升级的协同关系着长效机制的建设。木里县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带动了村民增收,但部分村集体经济发展仍显薄弱。缺乏稳定经济支撑的村庄,其治理投入和村民参与度往往难以持续。探索治理与产业互促共进的新模式,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木里县的实践表明,乡村治理创新需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在保持现有成效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制度设计、加强人才培养、促进文化融合,有望走出一条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治理新路。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