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凉山州冕宁县的崇山峻岭间,基层干部李来福用脚步丈量着这片土地,用真心温暖着每一户贫困家庭。他的扶贫故事不仅展现了基层干部的担当,也折射出脱贫攻坚战中的现实挑战。
贫困山区的发展困境是李来福面临的首要问题。冕宁县地处大凉山腹地,交通不便、资源匮乏,许多村民世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李来福深知,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找到适合当地的发展路径。他带领村民发展特色种植业,引进优质核桃品种,并建立产销对接机制,让农产品走出大山。
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扶贫工作中的另一大难题。部分村民存在等靠要思想,对脱贫缺乏信心。李来福通过入户走访、组织技能培训等方式,帮助村民树立自力更生的意识。他常说:扶贫先扶志,只有激发内生动力,才能真正实现脱贫。
基础设施的改善也是李来福工作的重点。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修建通村公路、改造危房、建设饮水工程。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让村民看到了希望,也增强了脱贫的信心。
在扶贫过程中,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始终是李来福思考的问题。他推动建立合作社模式,培育本地致富带头人,确保扶贫产业能够长期稳定发展。同时,他还关注教育扶贫,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完成学业,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李来福的故事告诉我们,脱贫攻坚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像他这样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的干部。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精准扶贫的真谛,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冕宁县的青山绿水间,李来福和村民们的奋斗故事仍在继续。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