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冕宁县教科局局长专访:教育创新与区域发展新思路

凉山州冕宁县教科局局长的专访揭示了当地教育发展面临的独特挑战与创新实践。作为典型的山区县,冕宁的教育事业既要克服地理环境的制约,又要应对师资力量不足的困境,这些现实问题促使当地探索出一条教育创新与区域协同发展的新路。

地理阻隔与资源分配不均是冕宁县教育发展的首要难题。山区地形导致部分偏远村落学校难以获得优质教育资源,学生上学路途遥远且危险。为解决这一问题,冕宁县采取了集中办学+远程教育的双轨模式,在重点乡镇建设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将优质课程输送到村小教学点。这种创新布局既保障了教育公平,又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

师资队伍建设是另一个关键挑战。受限于地方财政和区位条件,冕宁县长期面临教师招聘难、留人更难的局面。教科局通过定向培养+待遇倾斜+职业发展的组合拳,与省内师范院校合作培养本土教师,提高乡村教师补贴标准,建立县域内教师轮岗交流机制。这些措施有效稳定了教师队伍,近三年教师流失率下降超过40%。

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探索尤为亮眼。冕宁县将职业教育与地方特色产业深度结合,在职业学校开设彝绣、生态农业等特色专业,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人才。这种产教融合模式既解决了学生就业问题,又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形成了教育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冕宁县率先实现了校校通宽带、班班多媒体的覆盖目标。通过搭建县域教育资源云平台,城乡学校共享优质教案和教学视频,这种互联网+教育的模式显著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地开发的彝汉双语教学资源库,既保护了民族文化,又提高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效果。

冕宁县的教育实践表明,山区教育发展不能简单复制发达地区模式,而应立足实际,走特色创新之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技术赋能,偏远地区同样能够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冕宁的教育创新经验或将为同类地区提供有益借鉴。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