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冕宁县建设村全景:探访乡村振兴示范点的美丽画卷

凉山州冕宁县建设村作为乡村振兴示范点,近年来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这个隐藏在群山之中的村落,正逐步成为展示凉山乡村振兴成果的窗口。然而,在美丽画卷的背后,建设村的发展仍面临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是建设村面临的首要挑战。随着游客数量增加,如何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村落周边的原始森林和清澈溪流是其最大的旅游资源,过度开发可能导致不可逆的生态破坏。当地政府需要制定科学的旅游承载量标准,建立完善的环保设施,确保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并行不悖。

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化冲击的矛盾在建设村同样明显。彝族特色建筑、传统手工艺和民俗活动是建设村的魅力所在,但年轻一代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可能导致文化断层。如何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同时,为村民提供现代化的生活条件,是乡村振兴必须解决的课题。建设村可以考虑建立民族文化传习所,鼓励年轻人学习传统技艺,同时发展文创产业,让传统文化产生经济效益。

基础设施短板制约着建设村的进一步发展。虽然主干道已经硬化,但村内部分道路仍显狭窄,旅游旺季时交通拥堵问题突出。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的数量和质量也有待提升。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同时注重保持乡村特色,避免过度商业化。智慧旅游系统的引入或许能帮助建设村在有限的空间内提升接待能力。

产业单一化风险是建设村需要警惕的另一个问题。目前旅游业几乎是村子的唯一经济支柱,这种单一产业结构抗风险能力较弱。建设村可以考虑发展特色农业、林下经济等互补产业,打造多元化的收入来源。当地优质的农副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走出去,既能增加村民收入,又能降低对旅游业的过度依赖。

冕宁县建设村的乡村振兴实践为类似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但也提醒我们发展过程中的复杂性。只有在保护与发展间找到平衡点,才能真正实现乡村的可持续振兴。未来,建设村需要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继续完善发展模式,让这幅美丽画卷更加绚丽多彩。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