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项目资金密集、惠民政策集中,容易滋生腐败问题。凉山州冕宁县纪委立足监督首责,紧盯关键环节,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在产业发展领域,部分村集体存在项目论证不充分、资金使用不透明等问题。冕宁县纪委建立项目库动态抽查机制,对特色种植、畜牧养殖等产业项目开展嵌入式监督,重点核查合同签订、资金拨付等环节,2023年叫停3个存在风险隐患的农产品加工项目,挽回经济损失120余万元。
惠民补贴发放环节易出现优亲厚友现象。县纪委运用大数据比对技术,构建民生资金云监管平台,通过交叉验证耕地地力补贴、低保金等发放数据,发现并查处虚报冒领问题7起。同步开展阳光公示行动,要求17个乡镇在村民聚居点设置电子公示栏,确保每一分惠民资金都在阳光下运行。
针对部分干部存在的作风漂浮问题,县纪委创新开展院坝问廉活动。由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彝族村寨,通过火塘夜话收集群众反映强烈的道路硬化质量差、饮水工程进度慢等问题28个,建立问题销号台账,推动相关职能部门限期整改。这种下沉式监督既压实了责任,又拉近了干群关系。
为形成长效监督机制,冕宁县还探索建立三色预警系统。对乡村振兴项目实行绿黄红三色分级管理,绿色项目常规抽查、黄色项目重点督查、红色项目驻点督办。该系统运行以来,推动46个滞后项目提速增效,预警整改问题13个,实现监督工作从事后追责向事前预防转变。
通过构建全链条监督体系,冕宁县纪委既筑牢了乡村振兴的防腐墙,又激发了干部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下一步将持续深化专项治理,让清风正气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