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维强木里县扶贫事迹:一位基层干部的坚守与奉献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木里藏族自治县,有一位基层干部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书写着脱贫攻坚的动人篇章。包维强,这位扎根木里的扶贫干部,用脚步丈量着这片土地,用真心温暖着当地群众。

扶贫工作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木里县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成为制约发展的首要瓶颈。包维强深知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他多方奔走争取资金,带领村民开山筑路。当第一条通村公路建成时,村民们激动地说:这条路不仅通到了村里,更通到了我们心里。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所在。包维强发现当地特色农产品因缺乏销售渠道而滞销,他积极对接电商平台,建立产销对接机制。通过互联网+扶贫模式,木里的松茸、核桃等特产走出了大山,村民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但产业培育并非一帆风顺,技术缺乏、市场波动等问题时常困扰着扶贫工作。

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包维强特别关注山区孩子的教育问题,他推动建设希望小学,联系爱心人士资助贫困学生。然而,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落后等问题仍然存在,这让他意识到扶贫工作需要更多人的参与和支持。

在扶贫过程中,包维强遇到过不理解、不配合,甚至质疑的声音。但他始终坚信:只要心里装着群众,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他的办公室常常深夜还亮着灯,为的是及时解决群众的困难。这种奉献精神感染了身边的同事,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如今的木里县,村村通公路,户户有产业,孩子们有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包维强的故事告诉我们,脱贫攻坚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需要无数基层干部像他一样,用坚守诠释责任,用奉献书写担当。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这种精神将继续照亮前行的道路。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