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冕宁县作为四川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区,近年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污染挑战。通过对当地环境状况的实地调研发现,工矿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垃圾处理成为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核心问题。
工矿开发引发的生态破坏问题日益凸显。冕宁县矿产资源丰富,但部分矿山开采企业存在环保设施不完善、废水废气处理不达标等问题。选矿废水直接排放导致周边水体重金属超标,尾矿库渗漏对土壤环境造成持久性危害。这种粗放式的资源开发模式不仅破坏了当地生物多样性,更威胁着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功能。
农业面源污染呈现扩散态势。随着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增加。调查显示,部分乡镇单位耕地化肥施用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0%,导致地表水富营养化问题突出。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滞后,雨季径流携带污染物进入安宁河支流,形成跨区域的污染扩散。
城乡垃圾处理体系存在明显短板。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接近饱和状态,13个乡镇中仅有5个建成标准化垃圾中转站。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垃圾随意倾倒现象,塑料制品等难降解物质在自然环境中长期累积,通过食物链最终影响居民健康。
针对这些环境问题,需要构建系统化的治理体系。应当严格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制度,建立谁破坏、谁治理的终身追责机制。推动农业清洁生产,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建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加快完善城乡垃圾收运处置网络,探索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治理新模式。通过环保宣传教育提升公众参与度,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监督的环境共治格局。
冕宁县的环境治理需要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只有建立长效机制,才能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根本性改善,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