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冕宁县的警察队伍肩负着维护社会治安、服务少数民族群众的重要使命。他们的日常工作既充满荣誉感,也面临着独特的挑战。
多民族地区的治安管理是冕宁警方首要面对的课题。当地彝族人口占比超过70%,语言文化差异给日常执法带来沟通障碍。派出所民警常常需要依靠双语警察协助处理纠纷,如何在尊重民族习俗的同时坚持法律原则,成为考验执法智慧的关键。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警方通过建立一村一辅警机制,有效提升了偏远村寨的见警率。
禁毒工作的特殊性构成另一大挑战。地处川滇交界处的冕宁县曾深受毒品问题困扰,缉毒民警常年奔波在崇山峻岭间开展查缉。他们不仅要面对狡猾的贩毒分子,还要对涉毒家庭开展帮扶教育。通过创建禁毒防艾示范村,警方将刚性执法与柔性教育相结合,近年来吸毒人员新增率显著下降。
交通管理的复杂性在山区县份尤为突出。境内108国道、京昆高速穿境而过,雨季时常发生山体滑坡。交警大队建立了路长制巡查机制,在易塌方路段设置24小时监测点。针对彝族群众摩托车保有量高的特点,民警定期深入村寨开展彝汉双语交通安全课,有效降低了交通事故率。
服务群众的创新实践彰显警民鱼水情。在政务服务中心,户籍民警推出延时服务方便农牧民办事;刑侦民警运用DNA技术帮助离散家庭团圆的故事屡见报端。特别是针对留守儿童问题,派出所联合学校建立的护学岗已成为当地特色品牌。
冕宁警察的日常,是穿梭在海拔3000米的巡逻路上,是调解牲畜越界引发的邻里纠纷,是通宵达旦的案情分析会。他们用坚守诠释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誓言,在大小凉山间筑起一道平安屏障。随着智慧警务建设的推进,这支队伍正在用科技赋能传统工作模式,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探索新路径。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