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会理撤县设市,周边县域的归属问题引发广泛关注,尤其是会东县与会理市的关系成为热议焦点。行政区划调整涉及历史沿革、地理区位、经济发展等多重因素,需要从政策背景和现实情况综合分析,才能厘清两者的行政隶属关系。
会理设市后的行政格局变化
2019年会理县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成为凉山彝族自治州首个县级市。这一调整标志着会理从传统农业县向区域中心城市的转型,但并未改变其县级行政级别。值得注意的是,会理市与会东县同属凉山州管辖,两者在行政层级上属于平行关系。根据民政部公布的行政区划信息,会东县仍保持独立县级建制,并未因会理设市而发生辖区变更。
会东县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会东县成立于1952年,地处川滇交界处,历史上曾与会理同属会理专区。1980年凉山彝族自治州成立后,两地均划归州管辖。当前会东县总面积3227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常住人口约40万。该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特色农业,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20亿元,已形成独立的经济体系。从行政管理来看,会东县仍直接向凉山州政府负责,其财政、人事等权限均独立于会理市。
两地协同发展的未来趋势
虽然行政隶属关系明确,但会理市与会东县正在加强区域合作。两地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交通互联、产业协同、文旅融合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成昆铁路复线通车后,两地通勤时间缩短至40分钟,正加速形成半小时经济圈。在省级规划中,会理市被定位为攀西经济区南部中心城市,会东县则作为重要节点城市,这种功能互补关系将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行政区划调整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当前会东县仍保持独立县级建制,不属于会理市管辖。但伴随城镇化进程加速,两地正在探索新型区域协作模式。未来随着会理会东一体化战略的推进,在保持行政边界清晰的前提下,通过基础设施联通、产业错位发展、公共服务共享等方式,有望构建更具活力的区域发展共同体。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