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基层干部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地方发展成效。温江木里县副县长作为扎根基层的典型代表,其工作纪实折射出当前县域治理中的亮点与挑战。
基层工作面临的多重考验
交通不便、资源匮乏是木里县发展的首要障碍。副县长需要协调各方力量改善基础设施,但资金短缺常使项目推进缓慢。如何平衡有限的财政投入与民生需求,成为考验治理智慧的关键。当地特色产业培育也面临技术短板和市场对接难题,干部既要懂政策又要熟悉商业运作。
创新工作方法的实践探索
面对困境,这位副县长带头推行一线工作法,每月驻村办公成为常态。通过建立农户联系点,直接收集民情民意,将问题解决在田间地头。在产业发展方面,引入电商平台打通农产品销路,组织专家团队开展种植技术培训,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型。这种脚沾泥土的工作方式,有效提升了政策落地的精准度。
干群关系构建的深层思考
基层工作的核心在于赢得群众信任。副县长带领团队开展夜访农家活动,利用晚间与村民促膝长谈,了解真实诉求。在处理土地纠纷等敏感问题时,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通过村民议事会达成共识。这种尊重群众主体地位的做法,既化解了矛盾,也凝聚了发展合力。
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持久挑战
人才流失问题始终制约着县域发展。虽然副县长推动建立了返乡创业扶持政策,但如何形成长效人才机制仍需探索。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点也难以把握,特别是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需要建立更科学的评估体系。这些深层次问题的解决,需要更系统的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持。
木里县的实践表明,基层干部既要做政策的执行者,更要当创新的探索者。副县长的实干精神固然可贵,但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才是乡村振兴的根本。这需要上级部门的政策倾斜,更需要激发当地群众的内生动力,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治理格局。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