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崇山峻岭间,雷波县山峡中学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无数山区孩子的求学之路。这所创办于2003年的完全中学,承载着改变山区教育面貌的使命,也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困境
山峡中学虽然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和标准操场,但与城市学校相比,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仍显不足。学校现有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偏低,部分学科存在师资短缺现象。实验室设备更新缓慢,信息化教学资源有限,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升。
学生基础薄弱带来的教学挑战
由于山区基础教育相对落后,许多新生入学时存在明显的知识断层。语文表达能力不足、数学基础薄弱、英语零基础等问题普遍存在。学校为此开设了入学衔接课程,但如何系统性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仍是长期课题。
家校共育机制有待完善
山区家长普遍教育意识淡薄,留守儿童占比高达60%以上。部分家长认为读书无用,导致学生流失率偏高。学校虽然建立了家访制度,但改变根深蒂固的观念需要时间和耐心。
特色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面对挑战,山峡中学积极寻求突破。学校开设了彝汉双语教学课程,既传承民族文化,又提升学习效果。通过梦想课堂项目,邀请外界专业人士进校分享,拓宽学生视野。近年来,学校高考本科上线率稳步提升,证明这些努力正在开花结果。
这所山区中学的故事,折射出中国乡村教育的艰辛与希望。当清晨的阳光洒在校园的五星红旗上,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所学校,更是一个个正在被点亮的山区梦想。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