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这片热土上,基层干部李忠桦用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他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基层工作的艰辛与不易,更折射出乡村振兴进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
基层工作常常面临资源匮乏的困境。李忠桦所在的雷波县地处偏远山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这给他的工作带来了不小难度。从道路修建到饮水工程,每一项民生项目都需要他多方奔走协调。面对有限的财政支持,他带领团队精打细算,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这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处境,是许多基层干部共同的难题。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李忠桦工作的重点。雷波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摘帽后如何防止返贫、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新的课题。李忠桦深入村寨调研,发现产业发展是根本出路。他积极引进适合当地气候的经济作物,组织技术培训,帮助村民转变传统种植观念。这一过程中,他既要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传统,又要推动思想观念的更新,平衡点往往难以把握。
群众工作的复杂性也是基层干部必须面对的挑战。李忠桦在工作中发现,部分群众对政策理解存在偏差,对项目实施持观望态度。他创新工作方法,用彝汉双语宣讲政策,通过火塘会“院坝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拉近距离。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方式,体现了基层干部必须具备的耐心与智慧。
李忠桦的故事告诉我们,基层干部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执行者。他们既要吃透上级精神,又要结合地方实际;既要推动发展,又要维护稳定;既要坚持原则,又要灵活变通。在雷波县这片土地上,正是有无数像李忠桦这样的基层干部默默奉献,乡村振兴的蓝图才能一步步变为现实。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