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霉菌出现原因介绍(绿霉菌出现可能因培养料受潮等因素)?

  绿霉菌是食用菌栽培的主要病原,常因培养料受潮、栽培种带杂菌、菌种质量差、发菌管理不当等原因引起。

  高温潮湿易感染绿霉,需及时处理以免影响产量。

  绿霉菌广泛存在于栽培环境中,老菇房等是主要侵染源,分生孢子可导致反复感染,应加以控制防范。

  空气和昆虫、螨类可以传播病菌,消毒不彻底的工具和培养料也是侵染的途径。

  绿霉菌出现原因介绍(绿霉菌出现可能因培养料受潮等因素)?插图

  一、绿霉菌的出现原因

  1、绿霉菌是食用菌栽培中的大敌,发病原因包含:培养料受潮污染;栽培种带杂菌;菌种质量差;发菌管理不当(原料堆放时间过长、发菌温度过高、灭菌不彻底)等。

  2、酸性和湿度较大的环境中特别容易孳生绿霉菌,子实体生长阶段遇高温、高湿的环境极易感染绿霉,处理不及时会造成减产或绝收。

  3、绿霉菌广泛分布于栽培料、朽木、枯枝落叶、土壤、肥料及空气中,许多栽培的老菇房,带菌的菇具和场所是主要的初侵染源,已发病所产生的分生孢子,可多次重复侵染更为频繁。

  4、空气流动昆虫、螨类可传播病菌,也可通过消毒不彻底的生产工具或培养料传入侵染。

  绿霉菌出现原因介绍(绿霉菌出现可能因培养料受潮等因素)?插图1

  二、银耳绿霉菌的防治方法

  1、净化菇房环境

  经常清理环境卫生,并撒石灰粉。培育前菇房严格,杜绝污染源。

  2、精选原辅料

  棉籽壳、麦麸要求无结块、无霉烂变质,并置于烈日曝晒。栽培袋事前检测质量。

  3、规范菌袋生产

  培养料含水量不可超过60%,装袋上灶时限不能超过6小时,避免料变酸。要求保持100℃24小时,中途不降温。

  绿霉菌出现原因介绍(绿霉菌出现可能因培养料受潮等因素)?插图2

  4、坚持无菌操作

  接种室彻底。选用合格剂,喷洒空间、架床和场地。

  5、精选菌种

  春季培育银耳菌种要求香灰菌丝强些,防止接种后遇低温退灰,影响长耳。

  绿霉菌出现原因介绍(绿霉菌出现可能因培养料受潮等因素)?插图3

  6、污染袋处理

  (1)受杂菌危害的污染袋应区别处理。轻度污染的采取套袋扎口的方式,控制蔓延,再接种。

  (2)污染严重的破袋取料,加1%~2%石灰水拌匀,堆闷24小时摊晒,下次再利用。

  (3)子实体被绿霉污染,应提前采收,并用pH值为8的石灰水澄清液涂擦耳基,控制蔓延。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