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181棉花品种防虫(W181棉花品种需及时防虫的原因和防虫有效措施)

  转基因春棉杂交种。

  播期:营养钵育苗宜在3月底4初抢雨后天晴播种。

  播种前晒种1-2天,包衣种不能浸种,播前苗床浇足水干籽播种,每钵播2粒,播后及时盖上细土,厚度2厘米,加强苗床管理,培育壮苗。

  符合安徽省棉花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适宜在安徽省长江流域棉区种植。

  W181棉花品种防虫(W181棉花品种需及时防虫的原因和防虫有效措施)插图

  一、W181棉花品种基本信息

  1、审定编号:皖审棉20190001。

  2、作物名称:棉花。

  3、品种名称:W181。

  4、申请者:安徽农业大学。

  5、育种者:安徽农业大学。

  6、品种来源:科抗棉1号×W201。

  7、审定意见:符合安徽省棉花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适宜在安徽省长江流域棉区种植。

  W181棉花品种防虫(W181棉花品种需及时防虫的原因和防虫有效措施)插图1

  二、特征特性

  1、转基因春棉杂交种。

  2、植株较高,株型塔型、较紧凑,茎秆光滑无毛,叶片中等、叶色浅绿,铃较大、卵圆形,吐絮畅、絮色洁白。

  3、015年、2017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129天左右。

  4、株高120.1厘米、第一果枝节位为6.6、株果枝数17.1台、单株结铃27.4个、单铃重5.7克、衣分40.74%、籽指11.4克。

  5、抗性: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抗性鉴定,2015年高抗枯萎病(病指2.6),耐黄萎病(病指34.3)。

  6、2017年耐枯萎病(病指14.5),耐黄萎病(病指33.8)。

  7、品质表现: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5年纤维长度30.8毫米,断裂比强度32.1cN/tex,马克隆值5.7。

  8、2017年纤维长度29.5毫米,断裂32.4cN/tex,马克隆值5.1。

  W181棉花品种防虫(W181棉花品种需及时防虫的原因和防虫有效措施)插图2

  三、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营养钵育苗宜在3月底4初抢雨后天晴播种。

  2、播种前晒种1-2天,包衣种不能浸种,播前苗床浇足水干籽播种,每钵播2粒,播后及时盖上细土,厚度2厘米,加强苗床管理,培育壮苗。

  3、播量(密度):大田移栽密度每亩1800-2000株。

  4、3.科学施肥:该品种需肥量比常规棉增加10%,主要抓好基肥、花铃肥盖、顶肥三关。

  5、增施有机肥,特别注意钾肥、磷肥硼肥的配合施用。

  6、基肥:每亩施饼肥30千克,过磷酸钙40千克,尿素10千克,氯化钾15千克,硼肥1千克。

  7、重施早施花铃肥:每亩深施腐熟饼肥30千克,尿素20千克,氯化钾15千克。

  8、立秋前后补施用盖顶肥:每亩追施尿素5-8千克。

  9、结合喷施叶面肥。

  10、灌水:棉田四周开好排灌水沟,做到及时排灌。

  11、除草:棉田及时做好化学除草,中耕培土,防止倒伏防治病虫害:做好虫情调查,掌握虫情动态,及时防治害虫,搞好害虫综合防治。

  12、其它特殊措施:全程化控:根据“看天、看地、看苗”原则,少量多次进行化控。

  13、苗床根据长势微量化控,培育壮苗。

  14、蕾期每亩用0.5-1克缩节胺、初花期用15-22.5克、盛花期用30-37.5克缩节胺兑水喷施,塑造理想株型,以达到早发稳长的目的。

  W181棉花品种防虫(W181棉花品种需及时防虫的原因和防虫有效措施)插图3

  四、产量表现

  1、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5年区域试验亩产皮棉91.4千克,较对照(皖杂5号)增产9.72%(极显著)。

  2、2017年平均亩产76.2千克,较对照(皖杂5号)增产3.96%(不显著)。

  3、2018年生产试验亩产皮棉108.17千克,较对照(皖杂5号)增产6.60%。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