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五得利面粉是否添加硼砂的争议多次被提及,尤其是2012年引发的“硼砂门”事件。尽管该事件已过去十余年,但相关谣言仍被反复炒作。
事件起源与争议
2012年9月,河北省工商部门在一次凉皮抽检中发现硼砂残留,因凉皮制作者称原料为五得利面粉,导致该品牌被卷入舆论漩涡。随后,部分媒体报道称五得利面粉“涉嫌添加致癌物硼砂”,其位于河北邯郸深州和保定雄县的工厂一度被勒令停工。消息引发市场恐慌,多地经销商要求退货,五得利品牌声誉遭受重创。
然而,五得利集团迅速回应,坚称从未添加硼砂,并质疑检测方法的科学性。其指出,硼元素在小麦中天然存在,而当时的检测方法仅能测定硼含量,无法直接证明添加了硼砂。此外,凉皮的主要原料通常为大米而非面粉,因此将问题归咎于面粉缺乏依据。
央视报道与官方调查澄清
面对舆论争议,央视《东方时空》栏目于2012年10月2日播出专题报道,深入调查事件真相。报道指出,河北省政府食品安全办公室在事件发生后迅速介入,对涉事工厂的原料库、成品库及生产环节进行全面排查,均未发现硼砂或其他非法添加物。最终,官方于9月2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通报五得利面粉未添加硼砂,产品安全可靠。
此外,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分析称,检测报告中的硼含量可能源于小麦本身的天然成分,而“硼砂门”事件更可能是一场因检测方法局限性和行业竞争引发的“乌龙”。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也强调,判断是否添加硼砂需结合企业生产环节的直接证据,而非单纯依赖检测数据。
企业回应与长期合规性
五得利集团在事件中采取多项措施自证清白,包括悬赏百万元征集添加硼砂的证据、主动提交产品复检等。复检结果显示,其面粉中硼元素含量未超出天然本底值,河北省质监局亦未发现生产环节存在非法添加行为。此后,五得利多次通过ISO 22000、HACCP等国际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并在历年质检中保持“零硼砂”记录。
谣言再起与法律定性
尽管事件早已澄清,但十年后仍有旧闻被翻出炒作。2023年7月,五得利再次发布声明,重申其面粉从未添加硼砂,并强调2015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释义》已将“硼砂门”明确列为虚假信息案例。央视等权威媒体的历史报道与政府结论,均为此提供了有力佐证。
结语
五得利“硼砂门”事件反映了食品安全舆情中信息不对称的复杂性。从央视的深度调查到政府部门的权威结论,均证明该事件系谣言引发的乌龙。作为中国面粉行业的领军企业,五得利通过合规经营与透明回应,持续维护消费者信任。对于此类历史谣言,公众应理性看待,以权威信息为准。
参考资料
五得利发布声明称:面粉从未添加过硼砂-中国食品安全网
声明:五得利面粉从未添加过硼砂
央视《东方时空》真相调查:“五得利”面粉添加硼砂?
全国最大面粉销售企业五得利陷致癌门_新浪财经
五得利面粉涉嫌添加致癌物被查_新浪财经
五得利面粉致癌门调查:专家称是乌龙事件
五得利面粉被传含硼砂 企业喊冤称早已复检合格
五得利公司否认面粉添加致癌物被查_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