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们中国的西南边陲,四川省和云南交界的地带,有一种美食,它不仅是当地的早点代表,更是让外地人赞不绝口的美味佳肴——那就是抓苏包子,也叫抓酥包子。特别是四川省会理县的抓苏包子,简直是名扬四海,让人一吃难忘。
说到抓苏包子,就得先说说这“抓苏”两个字。其实,“抓苏”的过程,就是将发好的面团抹上猪油,然后用手反复揉捏,让猪油与面团充分融合,达到起酥的效果。这样制作出来的包子皮,吃起来那叫一个香而不腻,酥软可口,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要做出美味的抓苏包子,原料可是少不了的。除了主角猪油和面粉,还有瘦肉、生姜、小香葱和盐等调料。这些看似普通的食材,在会理人的巧手下,却能变成一道道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
制作抓苏包子的过程,其实也挺有意思的。首先,得把面发好,这可是个技术活,面发得不好,包子皮就不够松软。接着,就是准备馅料了,葱姜酱油等调料,把瘦肉拌得入味,这样包出来的包子才好吃。

然后,就是最关键的“抓苏”步骤了。把发好的面团擀成一张大薄饼,这薄饼得薄得透光才行。然后,在上面均匀地涂上猪油,撒上一些油酥,这样包子皮才会更酥更香。接着,就像卷寿司一样,把薄饼卷起来,卷成一个长长的筒子。最后,把这个筒子切成一个个均匀的小段,每一小段就是一个包子的皮了。
接下来,就是包馅了。把每一小段按成圆饼,稍微擀开一点,就可以开始包了。包子的形状可以随意,只要能把馅包进去就行。包好之后,就可以上锅蒸了。蒸的时间要掌握好,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这样才能保证包子皮酥肉嫩,口感最佳。

出锅的抓苏包子,热气腾腾,香气四溢。轻轻咬上一口,那酥软的皮,鲜嫩的馅,还有那浓浓的猪油香,简直是美味极了。会理的抓苏包子,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传承。它承载着会理人的智慧和情感,也传递着四川和云南交界地带的独特风味。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