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5
凉山州会东县走出特色林产品绿富双赢之路
案例背景
凉山州会东县地处四川省最南端,有马头山、猪拱地、夹马石、杉木组等重点林区,在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会东县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采取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建设与打造林业绿色生态产业双百万基地相结合,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持续做好生态产业文章,推动生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助力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增收,阔步迈入脱贫奔康快车道,走出了绿富双赢之路。
主要做法与成效
保护修复生态环境,夯实绿色高质量发展基础
会东县委、县政府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大规模绿化会东行动、长江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天保工程,先后制定出台《会东县天保工程实施方案》《会东县国有林管护实施方案》《会东县集体公益林管护实施方案》《会东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方案》《会东县3+X林业生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方案,编制印发《会东县森林管护管理办法》等制度,234.31万亩重点森林资源管护实现全覆盖,完成营造林22.2万亩,治理岩溶地区石漠化15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从原来的35%提升到47.38%,森林蓄积887万立方米,草地面积284万亩,草原盖度83%,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立足资源优势,促进特色林产品牌增值
一是按照以核桃为主,华山松、油橄榄为重点,特色经果、林下种养业及生态旅游为重点的林业产业发展思路,编制《会东县国家储备林及林业产业项目建设方案》,规划建设总规模约11.28万亩的人工林、经济林以及发展林下经济、林业产业配套设施建设,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深化与科研单位技术合作,大力推进林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多元化发展。建成华山松林83万余亩、核桃78万亩,华山松籽、松露、核桃三大林产品年产值已经突破2.7亿元。
二是打造依托会东中华块菌第一县中国华山松籽第一大县的优势,构建科研机构﹢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打造会东县松露(松子)现代林业园区,建设会东松籽、会东块菌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不断提升特色农业品牌质量。
三是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引进山松农业有限公司、地金源松露有限公司、云袍花椒合作社等一批涉林企业、培育专合组织、家庭农场104家,推广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等林下经济,延伸林业产业发展链条。大力发展康养旅游产业,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康养基地1个、省级生态康养旅游区1个、省级森林小镇2个,国家级森林乡村3个,累计接待游客超8万余人次,实现产值1.97亿元,促进农旅、康养等产业蓬勃发展。
生态保护绿色产业两手抓,促进百姓增收益
一是坚持兴林富民、稳增长、惠民生为目标,充分依托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林业产业工程,创新采用补偿、劳务等形式,吸纳当地百姓参与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增加劳动收入。目前,已兑现上一轮退耕还林面积7.5万亩,兑现补助资金8190万元,户均增加收入3975元;争取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项目7.2万亩,兑现补助资金7680万元,户均增加收入4456元。
二是依托3+X林业生态产业、退耕还林、中央财政造林补贴、大规模绿化会东等造林项目,整合各类资金535万元,引导农户参与经果种植,惠及全县37个贫困村、2.6万贫困群众。仅此一项,2020年,全县6608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890元。鼓励农户以耕地、荒山等形式入股,推广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等林下经济,全方位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
【来源:生态环境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暂无评论内容